物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较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现代物流的主体功能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传统储运是以仓储与运输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这种业务功能上的继承性使得这种转化比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具有更低的“门槛”。因此,在业务功能上不需要另起炉灶。
传统储运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储运业主要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它由两类组织组成,一类是专业储运企业,一类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内部的储运部门。其顾客主要有两类,一是制造企业,一是批发与零售企业。从传统的流通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或储运部门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现在,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代理制及配送制(配送制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物流市场。为此,传统储运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除了因为受到上游、下游及自身的挑战以外,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还是发展我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是扶持和发展储运行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流通效率、挖掘*三利润源泉的需要。
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较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部(DOD)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行动的多国*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杂与精坚堪称世界之较。
首先要说明一点,传统储运可以向很多其他行业转化,向现代物流转化只是一种途径。实践证明,前几年在发展多种经营的热潮中,不少储运企业已经转向产品制造、房地产开发、零售、餐饮、旅游、种养殖等多种行业,有的已经彻底摆脱了原有的储运行业,有的企业储运已变成副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不能“轻装上阵”,难以摆脱储运业,他们向现代物流转化较有可能。
传统储运具有适合国情的具体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物流中仍可发挥作用,比如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推行“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时所采用的大宗商品的批发、调运组织方式及合理运输的一些具体作法,仍可为现代物流所借鉴。因此,在管理上不需要从头学起。
加强网络建设。储运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传统储运划地为牢、部门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业的储运企业,尽管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区各自的储运设施只有一墙之隔,但不能共用,不能形成网络,这就影响了这些企业在大范围内合理组织物流活动的能力。现代物流要求储运企业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包括国际)的物流任务,同时物流成本还应合理。没有这种能力,商品供应、补货及配送的及时性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建立任意区域内的物流网络,单靠一个企业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事实上,任意区域内均有足够的物流资源,只是没有联成网。因此,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储运企业必须尽可能进行横向联合,开放各自的物流资源。